关键字:
教学改革与教学研究
教学改革与教学研究

(一)五年来的教学改革成果

 

1)建立了以《计算机原理及应用》为核心的课程体系

针对我校建筑电气工程和建筑智能化特色人才培养的要求,建立了以《计算机原理及应用》为核心的计算机控制与检测课程体系,系列课程包括:《计算机控制技术》、《检测技术与智能仪表》、《智能建筑》、《自动消防系统》、《楼宇自动化技术》、《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现场总线技术》等课程。形成了以《计算机原理及应用》为基础,以《计算机控制技术》+《电气控制技术》+《检测技术与智能仪表》课程为平台,建筑设备系统相关应用为对象的建筑电气工程的专业技术课程体系和特色专业人才培养所需的知识体系。

2)建立了年龄层次合理、实践经验丰富、知识层次高的教学团队。

青年教师培养采用导师示范、循序渐进的方式。为青年教师指定教学导师,采用先实践教学、后课堂教学的模式,新教师先参加课程实验教学指导,再参与指导课程的综合型实验,然后听课并协助主讲教师辅导和批改作业、上程序设计习题课,随后少学时课程独立授课,最终承担多学时的课程主讲任务。吸收引进了多名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假如,有效的保证了课程的教学质量。

3)改革实践环节的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把课程设计改为课程综合性实验,把原来课程设计的原理性设计和仿真验证改为真题装作,采用教师命题和学生自主命题相结合的方式,以学生为主体,教师现场辅导,学生动手实验,包括方案论证、原理设计、器件采购、实物制作、软件开发、功能调试等环节。采用实物制作、真题真做的模式,鼓励学生自选题目,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4)改进教学方法,有效地调动和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传统和先进教学模式相结合的模式进行教学,把软件开发平台和虚拟硬件平台引入课堂教学,形成了“1+1+1+ 1 的教学方法:一套完善的课件(PPT)宣示课程内容、一套集成开发软件(IDE)演示指令和程序功能、一个虚拟硬件平台(Protues)演示说明系统原理、一块应用电路板(PCB)动手实践。

利用公共网络资源建立在线答疑QQ、答疑信箱、公共信箱和作业信箱,实现了与学生在教学进度、辅导答疑上的互动,克服了多校区办学的不利因素。

以全国大学生电子竞赛为导向,课程设计题目面向工程应用,突出可操作性和趣味性强,真题真做,教师全程辅导,学生动手设计制作,激发了学生创新兴趣。

课堂教学采用启发式、互动式教学方法,在授课过程中开展课堂讨论,鼓励学生勤思考,多提问,活跃课堂教学气氛活跃;在讲授程序设计和硬件

技术方法时,适时引导学生宣讲自己的方案,积极评价学生方案的亮点和创新点,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一个问题采用不同的方案实现,启发学生的发散思维,激发学生的潜能。

5)教材建设和课程资源取得了进展。

课程团队修订和编著了课程教材《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第二版),完成了电子讲义、课件、例题程序演示程序(Proteus平台)、习题解答、课程测试习题等,实现了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和示范作用。

在课程网站为学生综合性课程实验、课外科技活动与电子竞赛收集了相应的参考资料:主流兼容芯片样本、设计开发用的中英文资料、子程序序集等。

6)教学团队参与了多项省级、校级教学改革项目

1)智能建筑特色专业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陕西省教委, 2008~2009

2)陕西省特色专业建设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 陕西省教委, 2008~2012

3)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080601专业建设, 长安大学, 2008~2010

4)电气工程系列特色课程体系建设与实践研究, 长安大学, 2009~2011

5)自动化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陕西省教委, 2010~

7)近五年教学团队获得教学成果奖:

1)通过创新训练培养开发学生智能的研究与实践,二等奖 , 长安大学, 2009

2)智能建筑特色专业建设的研究与实践,一等奖, 长安大学, 2010

3)建筑智能化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与综合实验创新基地建设的研究与实践,二等奖,陕西省政府,2011

 

(二)教学改革解决的问题

 

1)建立了年富力强、知识层次较高的教学团队,能够胜任目前课程的课堂教学、实验任务和综合性课程实验的指导任务。

2)为青年教师指定教学指导教师,开展帮教活动,进行有效的教学法研究活动,组织听课和教学讨论,相互监督和学习,共同提高,开展校际间的学术交流,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

3)编写和出版了课程教材,满足了特色人才培养的需要。

4)把先进的教学手段引入课堂,提高了课程教学效果。课程网站提供了丰富的网络资源,学生可以利用其进行自学、自测,加深了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课程设计真题真做,提高了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5)改革了实验教学模式,把与计算机原理及应用的相关课程整合,组织编写了实验教材、实验教学大纲和实验指导书,解决了系列课程的实验问题,提高了整体教学效果。

6 将课程教学和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相结合,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热情,推进了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展开,较好地解决了学生“学习了知识做什么”的疑问。